紀念世界“克隆牛之父“楊向中

      發布時間:2018-02-05 09:44:00    瀏覽次數:

      時光荏苒,逝者已去9年,但他所創造的成就一直影響著克隆學界。至今,他的事跡、為人、成就仍然感動著了解他或知道他的世人。


      2017年10月,他曾工作過的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決定將校內最為繁華的一條道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此來紀念他。


      曾經,他留學異鄉,卻心心念念,努力奔走,只為幫助祖國的農民早日小康,積極推動國內惠農科技的提升。

      曾經,他搭起“中國橋”,幫助莘莘學子圓了求學夢,熱心牽線世界先進的科技人才來中國效力。

      曾經,他被病魔纏身,但他矢志不渝,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輝。

      他,就是康涅狄格大學著名華裔科學家楊向中。


      2017年11月17日上午,“楊向中路”("Jerry Yang RD",楊向中英文名字為"Jerry Yang")路牌在美國康州大學那條繁華的路邊豎起,當時多家美國和國內媒體爭相報道。


      美國人記下了他的名字,我想這個名字也應該讓我們更多的中國人記住——世界“克隆牛之父“楊向中。


      生命之重

      楊向中,1959年7月出生在邯鄲市魏縣一戶普通農家,父親是鄉村教師,母親是農民。1975年,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養過豬,當過“赤腳獸醫”,做過公社秘書。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后,考取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現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大學畢業后,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教育部出國研究生;1983年被美國康奈爾大學動物科學系錄取,學習胚胎生物學;1990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



      1996年楊向中加入美國康涅狄格大學,任該校動物科學系副教授和生物技術中心動物基因部主任,負責組建該校轉基因動物實驗室;2001年創立康涅狄格大學再生生物學中心,并擔任主任。



      1997年9月,時年38歲的向中博士被診斷為副腮腺癌,在人生最富創造力的歲月中,他以艱苦卓絕的毅力與病魔進行著生死搏斗,這期間向中博士登上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成為世界著名胚胎生物學家和克隆技術專家。


      輝煌成就


      由于家境貧寒,楊向中從小營養不良,3歲還不會走路,到了9歲才能上學。1975年高中畢業后便回鄉務農,養過豬,當過公社秘書、勞模,還自學獸醫知識,成為“赤腳獸醫”。

      楊向中曾說這段經歷為他今后走入科學殿堂作了鋪墊。他酷愛動物培育技術研究,“赤腳獸醫”的經歷進一步增加了他對這門學科的熱愛,沒有這些經歷就沒有他后來的克隆研究成就。 



      1999年6月,克隆牛“艾米”誕生。艾米是世界上首例采用與生殖系統無關的細胞(耳朵和皮膚細胞)克隆的動物,這是克隆史上的新里程碑,被稱為“克隆技術的第三次革命”。

      這一成果的不同凡響之處還在于艾米是用一頭已經13歲的母牛艾斯本的細胞克隆的。13歲的母牛相當于人類的80多歲,早已經超過了生育年齡,這是當時世界上被克隆動物中最老的一個。



      此后,楊向中小組又利用這頭高齡母牛克隆了“戴西”等三頭牛。時隔兩年,“戴西”通過自然繁殖,產下一頭健康牛犢“諾曼”。這說明老年克隆牛的后代照樣能夠正常發育、懷孕和產犢,一個老年動物克隆的后代并不是這個老年動物的復制品,也就是說克隆后代的生理年齡與老年動物無關。


      在2000年于荷蘭召開的國際胚胎學會年會上,來自42個國家的1000多名學者一致認為,楊向中的成果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無論從科學還是商業化角度來看它都意義非凡,它在思維上和技術上都是重大的創新與突破。





      楊向中孜孜以求的理想是隨著克隆技術的發展完善,動物和人身體上有遺傳特性的無數微小細胞將可以“克隆”成為用于修補、治療自身的某個患病器官,有朝一日許多疑難病癥可能因此有望治愈。

      這項治療性克隆技術工作從2005年春天開始著手,楊向中希望在癌癥打倒他之前實現這個夢想。


      心向中華


      楊向中自幼在農村長大,他最關心祖國的農民,雖已加入美國國籍,但一直心系祖國,一直惦念著家鄉的莊稼人。

      他的第一只克隆動物是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用自己的生物技術為改善中國農民的生活服務。為了幫助中國推廣科技養牛,他努力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哺祖國。

      楊向中長期關注中國的發展,并積極推動和努力促進中美科技文化交流。1988年,楊向中組織成立“旅美農學會”,志在推動中美農業科技交流,出任首屆主席和理事長。1992年,他發起“中國——康奈爾科研基金項目”,這是在海外學者中頗負盛名的“中國橋基金會”的前身。楊向中擔任旅美專家教授聯合會主席、中國農業科技顧問等職務。


      楊向中發現世界一流雜志《自然》、《科學》、《細胞》等極少發表中國國內學者的成果,因為他們對中國的科研水平缺乏信任和了解。于是積極斡旋,從2001年至2005年,《自然》雜志及其子刊編輯部代表團先后三次訪華,增進了其對中國科學工作者學術水平的了解。

      在2003年12月,《自然》雜志推出了中文版《中國之聲》特刊,介紹中國科研情況,次年3月又推出了中文版《中國之聲Ⅱ》。兩輯特刊都以專業學者的評論性文章剖析了中國科研多個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潛力,將世界的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國科技。以特刊形式介紹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在《自然》雜志是“史無前例”的,向中博士的努力推動功不可沒。



      在2010年8月《南方周末》發表的一篇紀念楊向中的文章中,田秀春博士(楊向中夫人)回憶說:“他非常關心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況,他幾乎每年都會寫幾本厚厚的建議書。”


      2001年10月,楊向中聯同吳瑞、孔憲鐸、蕭鏡如幾位旅美專家共同提出了《善用海外資源,引進奶牛克隆等胚胎技術,加速中國奶牛產業之調整與發展,建立世界頂尖畜牧知識經濟體》的建議書,建議被我國有關部門采納,對我國奶業科技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同年11月楊向中發起成立北京向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振興中國牛業,增強民族體質”為己任,著力在中國市場上推廣奶牛“胚胎移植技術”以及相關技術推廣和服務。向中公司經過不斷地探索,多年以來對牛育種領域的業務精耕細作,如今已發展成為多元化服務和多門類產品的綜合型育種企業。



      在與病魔進行了長達12年的斗爭后,楊向中于2009年2月5日在美國波士頓病逝,享年49歲。他因克隆大型動物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他的科研人生壯麗輝煌,他的名字被載入《世界名人錄》。


      楊向中博士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沾溉后人事跡很多,成就也很多,寫不勝寫。今天,我們僅以這篇小小的微信文章紀念向中公司的創立者逝世9周年,緬懷之余,也希望不僅有美國人還有更多的中國人記住他的名字——著名華裔科學家世界“克隆牛之父”楊向中






      參考書目:2013年1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世界“克隆牛之父”楊向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gav男人天堂|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国产|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五月婷婷伊人网|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再深点灬舒服灬在快点视频| 国产免费131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天天看片天天操|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一道dvd在线播放| 扒开双腿爽爽爽视频www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疯狂做受xxxx高潮不断| 欧美黑人又粗又硬xxxxx喷水| 欧美人成网站免费大全|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攵女yin乱合集高h文|